第二届“院长杯”读书报告会优秀文集二

发布时间:2016-09-29浏览次数:508

人生何处不围城
——读《围城》后感
2015级澳洲新南威项目 王璟玥


第一次听到钱钟书先生的《围城》是从爸爸那里,他常说这本书中所描写的场景和蕴含的道理至今可用,是一本值得回味的小说。怀着这样一种期待的心情,我随着书中主人公方鸿渐的视角开始了阅读旅程。

钱钟书先生在《序》里写道他用了整整两年的时间锱铢积累地写完,我也“锱铢积累”地读完了这本书,一是生怕遗漏了些许精彩的小细节,二是之中确实有许多值得好好品读的句子,不得不使我停顿良久,反复读之,再摘录在本子上,才算大概没有辜负了。

意犹未尽地合上最后一页,回顾每个令我印象深刻的片段,让人有无限回味的是始终贯穿其中的哲理语句。这其中的许多都是围绕着本书的书名——《围城》而展开,主人公方鸿渐所经历的种种,让我想到,其实,人生处处是围城。

本书中最为外人道的,出自苏文纨之口“结婚仿佛是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主人公方鸿渐的经历很好地诠释了这句话,在城外时,对苏小姐拒绝得不够果断,对唐小姐不够主动,最终错失良缘;在城里时,与妻子孙柔嘉处于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的模式,两人将之前掩饰的缺点都暴露出来。

婚姻,便是人生中的一座围城。在城外观望时,被这所城堡外表的美好所吸引,心向往之;冲进城内后,却发现表象下的本质是如此令人失望与倍感疲惫。无奈的现实将美好的憧憬无情磨灭,而城中之人只能在这座围城中叹息,又开始想念城外的自由。然而,这并不仅适用于婚姻。在三闾大学中,方鸿渐经历的勾心斗角的灰色生活,也是一座围城。现如今的社会,竞争激烈,存在的明争暗斗比书中更加激烈也更凶险。“我们在社会上一切说话全像戏院子的入场券,一边印着“过期作废”,可是那一边并不注明什么日期。”过去如此,现在更是。深感无奈,却无法避免。因为我们知道若是不顾一切地冲出城,会显得十分格格不入,这时,有一座名为“面子”的围城又把我们牢牢地禁锢住了。

赵辛楣和方鸿渐谈话中说道“我们一天要想到不知多少人,亲戚、朋友、仇人,以及不相干的见过面的人。人事太忙了,不许我们全神贯注,无间断地怀念一个人。我们一生对于最亲爱的人的想念,加起来恐怕不到一点钟,此外不过是念头在他身上瞥过,想到而已。”还有方鸿渐对高松年校长的一次评价“办行政的人有他们的社交方式,自己人之间,什么臭架子、坏脾气都行;笑容愈亲密,礼貌愈周到,彼此的猜忌或怨恨愈深。”

这不由地让我想到曾看到的一句话“我们最不该的是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给了陌生人,而把最糟糕的一面留给了最亲的人。”我们最不关注的正是我们最应该在乎和珍惜的,可往往是因为他们最容易得到,却被认为是最理所应当的。方鸿渐在和孙柔嘉结婚后,有一种感受:在外面忍气吞声,只有回家了和太太才能放肆地发牢骚。“只有失去了,才懂得珍惜。”是否是从以前到现在的人的通病呢?可惜,尽管大多数人是知道了这个道理,但还是在无法挽回后才真切感悟了。

钱钟书先生把三十年代的这座城说得如此那般真切,其实也是为了使我们看清我们身边同样的一座座围城。小到朋友与家庭,大到社会与国家,我们从出生开始就有着各种不可逾越的诸多围城。

我想,纵然我们无法逃离这许多围城,如何在城中获得自己想要的理想生活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我不由得想起在《读者》中看到的一段话“‘人间草木深,我心桃花源。’”人世间有山花烂漫就会有虎狼生息,但是,只要我们以心相鉴,竭诚相待,看到的就处处是桃花源。”我们无法改变所处的环境,但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态。

生命是一场只来不去的旅行,人与人的相识源自于一份缘的遇见,而人与人的相处靠的则是一颗真心,简简单单。在与人交流的过程中,我们不得不掩饰一些自己内心真正的想法,而此时说话的艺术显得格外重要,如何与人沟通和相处是我们一生都要去研究的一个永久的课题,需要每个人自己去悟。只是,肯定的一点是,真诚是所有的前提。


围城(钱钟书小说)

《围城》是钱钟书所著的长篇小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风格独特的讽刺小说。被誉为“新儒林外史”。第一版于1947年由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出版。故事主要写抗战初期知识分子的群相。


在地坛重逢史铁生
——《我与地坛》读后感
2015级美国项目 何天宇


“四百多年里,它侵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沧桑,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史铁生在《我与地坛》里给出这样一个开头,我反复读觉得这个开头有一种悲悯的态度,用悲悯这个词否定了不置可否的玩票心态,任何人读史铁生的文章后都会有自己的立场和对他的评价,这些东西是一个好的作家应该留给读者的。悲悯这个词毫不夸张的概括史铁生这本书的立场,没有矫情,没有噱头,是刀刀见血。洗练的概括这本书就是一个绝望的人追寻希望过程中的感悟和对母亲的思念,这个过程中产生的种种谛悟就带来了悲悯情怀。

中国作家很喜欢悲悯这个词,莫言写过一篇《大悲悯具有拷问灵魂的深度》,余秋雨和史铁生分别在《文化苦旅》和《我与地坛》《命若琴弦》中展示悲悯对人生价值的拷问。不同的是余秋雨的悲悯体现在《文化苦旅》里面对于文化这种抽象东西的悲悯,史铁生的悲悯是在命运多舛后对不幸产生的同情和宽容,张爱玲也说“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因为给予苦难中的反思这个标准,所以《我与地坛》呈现出来的东西非常简单,一个双腿残疾的人在地坛里对自己命运的思辨,一个忤逆儿子在母亲逝世后无尽的忏悔。两条主线的潜台词都是救赎。

救赎对自己人生的思考。“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史铁生挣扎中逐渐开始开明起来,这句话可以代表他的人生观。基于这个信条史铁生去世前他要求自己的葬礼要举办的开开心心,铁凝带来了樱桃和蛋糕,史铁生的夫人穿了红色裙子。他的诀别诗“请费心把我抬稳,躲开哀悼挽联、黑纱和花篮,最后的路程,要随心所愿”中无一不体现这种超脱和豁达。我想史铁生对于苦难和命运这种命题已经有了远超他人的澄清哲思。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容易看到时间,并看到自己的身影。这个园子就是地坛,这个人也必定是史铁生。不需要质疑史铁生对生命透彻的感悟,正如他所言就命运而言,休伦公道。

《我与地坛》第二层救赎是史铁生对母亲的追悔。“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年轻的史铁生将愤懑倾泻在母亲身上,“待她再次送我出门的时候,她说:“出去活动活动,去地坛看看书,我说这挺好。”许多年以后我才渐渐听出,母亲这话实际上是自我安慰,是暗自的祷告,是给我的提示,是恳求与嘱咐。只是在她猝然去世之后,我才有余暇设想。当我不在家里的那些漫长的时间,她是怎样心神不定坐卧难宁,兼着痛苦、惊恐与一个母亲最低限度的祈求。”我读过余华的悲悯之书《活着》最后结尾所有人都死了,那时候我不为所动,但我看到这段文字时,我很难过,难过是因为能产生共鸣,我也曾对我的妈妈破口大骂。“只是到了这时候,纷纭的往事才在我眼前幻现得清晰,母亲的苦难与伟大才在我心中渗透得深彻。”史铁生如是写道。所有文字背后的凄凉可以简化成子欲养而亲不在。史铁生没有掩饰的写出自己内心的苦闷和追悔,将这种感情在别人心里产生共鸣。完成了个人的忏悔,也促成了对一个群体的唤醒和拯救。

再次提起莫言的那篇《大悲悯具有拷问灵魂的深度》,这本《我与地坛》悲悯情怀拷问灵魂的价值是什么?简而言之就是看过《我与地坛》后哭一次,然后慈悲命运的不公,珍惜眼前的父母至亲。这本艾利之书的思想内核可以很文艺的用七堇年的名句概括“生命是吝啬的,它总是给我们幻影和苦涩,但它又是慷慨的,总是能给予我们拯救。但应了这生命的慷慨,我们必须尊严的活下去。”


我与地坛(史铁生所编写的散文集)

《我与地坛》是2011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史铁生。

该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写自己在地坛中得到的生命启迪和人生的感悟;第二部分写自己对母亲的后悔和无尽的思念;第三部分写自己与地坛不可分割的情感。


生至毁灭,死于永恒
——《雪国》读后感
2015级澳洲莫纳什项目 杨诗绮


英文摘要:
The plot of “Snow Country” is not complicated, the story is written in Tokyo named Shimamura dance researcher, three visits to the snow country  spring hotel, named foal with a local geisha, a girl leaves the meet by chance emotional entanglements between occurrence: Shimamura is a middle-aged man with a wife and children, occasionally through photographs and written materials research, reviews of Western dance. He came to the snow country spa hotel, met a geisha foal, and her elegant and simple attracted even feel her bend each toe are very clean, and later twice to the snow country and foal phase meeting.
Shimamura is the second novel from beginning to snow country. Son foal shamisen master Yukio suffering from tuberculosis, accompanied by his train back leaves Yuzawa from Tokyo, was sitting opposite Shimamura's second foal will go. Shimamura enjoy the snow at dusk through the window, but to see Ying beautiful leaves on the window now can not help but love this girl. Thus between him and foal, leaves, constitutes a subtle emotional relationship. Novel eventually leaves died unexpectedly ended.

日本的文学总是给人一种凄冷的美,好像日本的国花樱花一样,无时不刻体现着这个民族的“物哀”精神。

穿过县界长长的隧道,便是雪国。

作为一个在南方长大的女孩,我对雪有种莫名的情愫,白皑皑的雪地,总是给人一种浪漫的感觉。好在川端康成很了解女性的这种情怀,没有把雪国描写成冰冻三尺的不毛之地,而是给它罩上了一层暖黄色的光,这种感觉就像是日本电影“情书”里面的小樽,这种环境下表现出的人物情感,不免让人觉得美的有些不真实。

雪国中刻画人物也是非常成功特别是两个女主人公驹子和叶子,全篇两个女子的悲剧色彩令人叹惋,而男主人公岛村,倒像一个引子,显得有些血肉模糊了。

岛村生活富裕阔绰却玩世不恭,认为一切都是徒劳的,是个切实的悲观主义者。虽说致力于西洋舞蹈的研究,可是他只是沉迷于照片影像中的舞蹈而非现实中的舞技。

书中提到两面“镜子”,一面所谓“暮景镜”,一面所谓“夕雪镜”。黄昏的景色在镜后移动着。也就是说,镜面映现的虚像与镜后的实物好像电影里的叠影一样在晃动。出场人物和背景没有任何联系。而且人物是一种透明的幻像,景物则是在夜霭中的朦胧暗流,两者消融在一起,描绘出一个超脱人世的象征的世界。特别是当山野里的灯火映照在姑娘的脸上时,那种无法形容的美,使岛村的心都几乎为之颤动。

他有些沉迷在这种虚无缥缈的美当中了,甚至是痴迷,所以对待驹子,他也像对待西洋舞那样缺乏诚意,作为一个厌世的人,他沉迷于驹子的美色和肉欲当中,三番两次的抛下妻儿与驹子幽会,但是最终又绝情的离去。他根本不能理解驹子对爱情,对生活的追求,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官能刺激。千百年来的悲剧都是,女人,把自己的身体给了爱的人,只是期望他能真心爱自己,想想有些可笑,但是那个年代作为一个女人,一个艺妓,她又能做什么呢?作者在描写岛村追求情欲十分含蓄,也给人很多想象的空间。总之,与所有薄情汉一样,岛村只是把驹子作为泄欲的工具而从未把她当作一个有血有肉的女人。

而川端康成在描写驹子的时候,描写的十分地细腻,单看她的言行举止,只是觉得她十分的纯洁,与时下流行语“傻白甜”十分吻合。但是文章一点点读下去,你又会发现作者十分巧妙的反衬出她受到风尘场所所影响而显现出的放荡行迹,心里不免一凉:她终究是个妓女啊!其实这两种性格在她身上共存也并不是什么像双子座头头是道的“人格分裂”,倒是加剧了她心中的寂寞与孤独感。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她说过一句话“虽然明知收拾好还会弄乱,但总得去管它,否则放心不下。只要环境许可,我还是想生活得干净些。”这点和我的母亲很像,母亲总是告诉我说,你生活在一个清清楚楚的环境里,你的思维才会清晰。多么讽刺啊!我想驹子她这么爱干净整洁,她的心里一定是有一个很清楚的想法吧,但是也就是这么爱干净整洁的人,却当了艺妓,然后放纵淫乱的活着...川端康成就这样把她毁灭了。也是,川端这个在获诺奖三年后放煤气自杀于公寓的美学大师的名言就是:美的极致,就是毁灭!

然而叶子,相较于驹子而言,就要显得虚无缥缈很多了。文章以她开头结尾,她却没有贯穿全文。“那眼神冰冷冷的,如同远处的一星灯火。或许是因为岛村想起了昨夜的印象。昨晚,他望着叶子映在车窗上的面庞,山野的灯火正从她面庞上闪过,灯火和她的眸子重叠,朦胧闪烁,岛村觉得真是美不可言,心灵为之震颤不已”。这是作者对她的描写,将那种虚无彰显的淋漓尽致。叶子像较于驹子更像雪国的雪,美好的东西就是要被糟蹋。她的爱憎分明也使她活的辛苦。而川端康成让她毁灭的更加彻底,直接让她在文尾的火灾中死去。

在帖子中看到一句话对这两个女子最好的概括:在《雪国》中,驹子和叶子两人,一个代表“肉”,一个代表“灵”;一个是“官能美”的体现,一个是“虚幻美”的化身。她们明知徒劳,却偏要追求生命的价值,希冀可望而不可即的爱情,追求超尘脱俗的境界,所以岛村感到她们的存在是那么纯真,是“纯粹的美”的化身。

有人说,岛村就是川端本人。

岛村的颓唐,显然有大时代的因素。川端康成身处的时代,正是日本穷兵黩武的时代。而《雪国》的创作,自1935年始,至1948年终,恰恰是侵华三年前到战败三年后,期间的日本,带给亚洲无尽灾难,也使得国内无比动荡。天生对政治表示淡漠的川端康成,战前与疯狂无缘,战后更无所期待,但完全不为所动,却是不可能的。与其他许多日本作家一样,他的末世情结隐藏于作品之中,以虚无为表征。也许一切都是徒劳吧,无言的死,便是永生。


雪国(日本川端康成著小说)

《雪国》(ゆきぐに)是川端康成的第一部中篇小说,也是他著名的唯美主义代表之作,其间描绘的虚无之美、洁净之美与悲哀之美达到极致,令人怦然心动,又惆怅不已。作品中唯美的意象描写融入至人物情感的表达之中,往往带着淡淡的哀思,表现了川端康成的物哀思想。

《雪国》也是作者在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时被评奖委员会提到的三部小说之一。在川端的所有作品中,《雪国》被海外翻译最多,先后被译介到很多国家和地区,中国也出版了不同的译本。


最好的我们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2015级英国兰卡斯特项目 王璐谣


英文摘要:
Ordinary world is  a famous novel written by Lu Yao, it portrays a panoramic expression of the contemporary Chinese urban and rural social life. The background of the novel is On the Loess Plateau in the 1980s. Though the complex contradiction between people and events, the book shows the common people’s hard life and the ups and downs of the times. Besides, the main characters are several families such as Sun Yuhou family, Tian Futang family and so on. Some of them are kind, warm-hearted or be tied up by their old ideas. However, Lu Yao's starting point is ordinary world, His world is ordinary, this is just on the loess plateau's thousands of villages. From the ordinary to thrive, you can see, the confidence after suffering from difficulties, even can't take away the hope, love never fails, bitterness, in the ordinary life. What is more, it is loudly gives out the slogan, as a human, despair the position, as long as you have a warm and burning heart, you will be loved by the life.

一开始被这本书所吸引的原因是因为作者路遥和我名字有相同的音节,仿佛冥冥中有一股神奇的力量吸引着我去了解当时的中国,去体会作者想表达的情感。路遥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民作家,他出生于农村,生长于农村,也因此见证了农村在改革时代经历的生活和思想情感上的巨大变迁。他对这一片黄土地充满了热忱,他用自己细腻的笔触全景式的描写了那个时代最为平凡的人与人之间的故事,欢乐与痛苦交织,追求与挫折相伴,深刻描绘了普通人所走过的路。

故事讲述了在文化大革命后到实行改革开放这一段时期内,社会动荡,农民生活苦不堪言。书的开篇就点明了故事的时间发生在1975年二三月间黄土高原上,第一幕是县里唯一的一所中学中午打饭的不同形态,引出了第一个主人公孙少平,他自卑贫困,常常感觉别人在嘲笑他,对班里一切家境优越的人都怀揣着一种变态的对立情绪,而对相同境地的郝红梅则产生了情愫,但在之后却因为同学嘲讽说破后,与郝红梅关系逐渐恶劣。他也拥有远大抱负,喜爱读书,因此开阔了不少眼界。他体现了农村里知识青年不甘困于大山,想要展开翅膀,自由闯荡的追求。他的哥哥孙少安不仅对家里的人有着无私的爱,对父老乡亲也同样尽着自己最大的努力。当少安致富后,他总是慷慨解囊给那些向他借钱的乡亲。但是当面对青梅竹马的润叶向他表达了自己的感情后,却始终不能够逾越自己心中的那一条坎,社会地位的悬殊让他把他对润叶的爱情放到了内心的最深处,他人的阻止更让他完全放弃了这一段感情,很快和一个从小干着农活的山西姑娘结了婚,和一个自己从来没有爱过的女子生活在了一起。每每读到这里,我的心中总有一些惋惜。还有一直给予少平帮助的田晓霞,她敢爱,善良,勇于打破世俗的成规,在优越的家庭背景熏陶下,在高中的她就有了超乎他人的独立思考能力,于是孙少平开始自觉的接受她的指引。田润叶被少安拒绝后违心嫁给了李向前,表示了旧社会农村中阶级地位仍然深刻的影响禁锢着人们的生活。

当然了这本书也传达了一种温暖的情怀,作者甚至在一些消极的人身上也给予了尊重和同情,直接或间接的折射出人性的光彩。亲情,友情,乡邻之情也一一体现在这本书中。书里的故事是平凡的,也正印证了作者的取题,但他表层背后的内涵,是那对中华民族千百年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精神传统的自觉继承。我最喜欢书中这一段话:“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自己去争取和奋斗,而不论其结果是喜是悲,但可以慰籍的是,你总不枉在这个世界上活了一场,有了这样的认识,你就会珍重生活,而不会玩世不恭,同时,也会给人自身注入一种强大的内在力量。’’

生活没有如果,这本书告诉了我有时候我们的命运会被时代牵制,不能完完全全决定自己的命运,但我们可以让我们的每一天都幸福的度过,远大的理想和平凡的生活都是很好的,都是追求幸福的一种途径,只不过是每个人选择的不同罢了。但即使是最平凡的人,也应该为他的世界去努力奋斗。生活如流水,不会一路平坦也不会一路曲折,时常感觉要被生活的洪涛淹没时,学会放下学会强大,除非你甘心因此沉沦。我们都没有宽广的心海,不必委屈自身来讨好他人,只要在自己平凡的一生中活出滋味,活出追求,这就是人生的价值。


平凡的世界(中国作家路遥小说作品)

《平凡的世界》是中国作家路遥创作的一部百万字的小说。这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现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全书共三部。该书以中国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十年间为背景,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


因缘而起,因缘而灭
——《目送》读后感
2015级澳洲莫纳什项目 荣俊杰


花开花落,云卷云舒,人聚人散。一切皆因缘而起,亦因缘而灭。

茶杯内升腾出一层淡淡的雾气,弥漫眼帘,又逐渐散去。我轻合上桌上的那本书——《目送》。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父亲走了,母亲病了,孩子远去了。人生到了这样的阶段,是四姑苍茫,唯有目送。

父亲的去世,母亲亦忘记了一切,如孩童般。我不知道她是如何在一个个夜晚,一次又一次的安慰保护她的母亲;我不知道她是如何在她母亲一切时,一次又一次耐心的解释;我不知道她是如何如此坦然的去目送着一位位曾伴于身边的人渐行渐远。

如今的我们,也许还未曾经历过爱人间的那种刻骨铭心的生离死别,那种迫因无奈而只可目送背影离去的分离;还未曾经历过亲人间的那种相顾无言的黯然送行,或是无奈却唯有泪千行的目送着曾伴于我们身边的人,离开人世;还未曾经历过作为父母,目送着自己的孩子远走时的难舍难分。

也许现在的我们,还无法理解这种种,还无法体会这点滴。但我们亦体会过目送所得来的痛楚。我们总会听到身边的人不免感叹为何曾经没有对一个人怎样的好。“如何,也许”每个人都会说,但现实没有如果和也许。

我们都毕业了,我们都不再是高中生了,我们都已踏入了新的环境了。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一份留念,但回头看看,那段时光却不复存在了。最后一天的那场雨,我记忆犹新,我仍记得有人戏说数学难得连上天都哭了;那群人,我记忆犹新,我仍记得,那群伴我走过了3年,轰轰烈烈,平平淡淡的每个人的脸庞。但是我们已不再能回到过去了。我们已在那个夏日,乘着风目送着那群人背影的离去。我们已目送了我们曾经的岁月渐渐逝去,渐渐变为了回忆。

后悔又有何意义呢,我们改变不了过去,定夺不了现在,更把握不住未来。万事,留一份念想足矣。

我脑海里曾跳出过一句诗词“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我有些恼于离开的人到底应不应该回头。但随即便释然了。因为这句话还有前半句,便是“众里寻他千百度”。寻了,再回首。但我想并非每个人在回眸之时,都会发现仍有一个人在原处等着你。人是如此,事物更是如此。更多的时候,你走了,事情就定下了结局,曾共同携手的人也就此离去。

珍惜,又何尝不是一种最好的选择。我们总会不得不站在熟悉的街角,沐浴着熟悉的阳光。彼此相目送着那落寞却又繁华,熟悉却又陌生的背影,目送着过往时光的流逝。

缘起缘灭缘终尽,花开花落花终败。珍惜现在该珍惜的,忘记那些该忘记的。让一切皆因缘而起,亦因缘而灭。


目送:龙应台

龙应台的文字,“横眉冷对千夫指”时,寒气逼人,如刀光剑影;“俯首甘为孺子牛”时,却温柔婉转仿佛微风吹过麦田。从纯真喜悦的《孩子你慢慢来》到坦率得近乎“痛楚”的《亲爱的安德烈》。龙应台的写作境界逐渐转往人生的深沉。


读《论语》有感
2015级澳洲新南威项目 孙也徐


在我们的一生中,曾有多少个陌生的生命擦肩而过,然而总有些人因冥冥之中的安排,为我们驻足停留,乃至携手同行,是他们为孤独黯淡的生命历程增添了温暖绚丽的色彩。古人尚贤,对于择友是相当谨慎的,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又曰:“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一旦视为知己,就会格外珍视,古有周庄与惠施,鲍叔牙与管仲,俞伯牙和钟子期等关于友情的千古佳话。这些故事无疑向我们展示了真正的朋友是在逆境中不离不弃,在顺境中及时提醒,扎起生活上相互扶持,在精神上相知相惜。

当然,朋友不仅仅是精神上的共鸣,还可以满足我们工具上的需求。“工具性”的说法很不好听,但却是现实的。很多时候我们并不能将工具需要和情感需要完完全全剥离开来。人生道路上的相互关照,一点一滴往往最能透出友情的珍贵,这种关照不仅仅是情感上的关照,当然也包括了物质上的关照。朋友有时也是良师,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当我们要实现某种崇高的价值或理想时,志同道合的朋友的帮助是必不可少的,于是我们就要有意去结交。就其交友的目的性来说是工具性的,就其内容而言是高尚的。

“君子周而不比”,“群而不党”出自《论语》卫灵公章,是指君子在实际处理人际关系中,能够与多数人联合,为公共利益而团结一致,而耻于与少数人拉帮结派,相互勾结。君子与小人对于“周”、“比”的不同态度,体现了不同的人格风貌,其根本在于“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孔子在这一章中提出君子与小人的区别之一,就是小人结党营私,与人相勾结,不能与大多数人融洽相处;而君子职责不同,他胸怀宽广,与众人和谐相处,从不与人勾结,我认为这种思想在今天仍然不失其积极意义。

《论语》颜渊篇中有言: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无兄弟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司马牛忧虑自己没有兄弟,子夏劝慰他说,只要自己的言行符合于“礼”,那么就会赢得天下人的赞誉,就不必发愁自己没有兄弟,“四海之内皆兄弟”。“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人的生与死,富与贵都由命运与上天决定。后世人经常把这句话当作儒家宿命论的证据,其实并非如此,儒家强调人事胜于天命。我觉得这句话是子夏安慰司马牛说的,并不足以表明子夏有这种宿命论的观点。子夏的话,重点在于后面“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上。

“道不同不相为谋”依然成为当今熟用的俗语,其实它同样出自《论语》,子曰:“道不同,则不相为谋。”。当年,伯夷、叔齐义不食周粟,饿死于首阳山。因而司马迁感叹说:“道不同则不相为谋。亦各从其志也。”,被记载于《史记》伯夷列传中,这是政治态度不相为谋的典型。当然,“道”在这里的外延比较广,既指人生志向,也指思想观念、学术主张等。记得司马迁也说过:“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岂谓之邪?”这是思想观念,学术主张不同而不相为谋的典型。

智者给我们点燃了思想的篝火,让我们在温暖的亮光中沉思。人生旅程,有太多歧途与诱惑,往往使人背离自己的德性,从而生出恶性。而《论语》的存在,是人抵御诱惑的力量源泉;人所拥有的向善之心,是有道德存在的坚实基础。《论语》其核心精神,是不息的向善追求与道德的自我完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就是中华民族的大道德、大追求与大境界,它凝聚着千年华夏之精血,荟萃了万代炎黄之神韵。


论语(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语录体散文集)

《论语》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全书共20篇、492章,首创“语录体”。中国现传扬并学习的古代著作之一。